春节前,贵港市教育局举办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全市1600多名幼师参加。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圆桌论坛、改革情况汇报和现场观摩等方式,分享各实验区在过去一年中改革实践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据悉,2023年底,我市先后有桂平市入选自治区级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平南县入选自治区级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港北区和港南区入选第二批自治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改革实验区。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李文林介绍,我市学前教育依托各项实验区项目,从一线实践现场入手,打造环境、放手游戏、研究儿童,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一点点在转变。2024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学前教育正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转变。
幼儿教育迸活力
1月中旬,寒冬时节。桂平市凤凰幼儿园,孩子们在沙池中开挖“河道”,用水管将池水引进“河道”;桂平市第二幼儿园,老师用塑料筐划出多个功能区,孩子们往塑料筐摆上蔬菜,变身“老板”,或摆上餐具变身“厨师”;在临江而建的桂平市下湾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可以到户外观看江面上的轮船,把它们画在自己的绘画本上……
“让幼儿园迸发出教育活力,是我们提高保育教育质量的目标。”桂平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子夏介绍,2024年,桂平市教育局以“户外自主游戏环境规划和材料投放”为阶段性研究重点,通过实施“找准定位、善于创新、跟踪评估、定期推广”策略,落实“以幼儿为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稳步推进实验区建设,有效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桂平市教育局在推进实验区建设过程中,建立由高校研究者、幼教教研员、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组成的县级教研队伍,遴选出9家项目试点园,围绕“研幼儿、研教师、研教研、研评估、研共育”的“五研任务”专题研究,建立学前教研队伍培育的创新机制,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协同发展、共同提质做好准备。
有效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经过1年多的实验区建设,桂平市有3人入选自治区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青蓝)领航工程拟培养对象;在2024年自治区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中,1人获城市组二等奖、1人获农村组三等奖;有33个优秀游戏案例获奖并被推荐参加贵港市自主游戏案例比赛,其中8个案例获贵港市优秀奖,并被推送到自治区参加比赛。
普惠性教育有保障
“准备好了吗?一、二、三,出发!”1月14日,平南县第五幼儿园小土坡,一个孩子正微微弯腰屈膝在滑草板上,沿着草地铺设的篷布,缓缓向下滑去。紧接着,其他孩子也一个一个勇敢地开始了他们的滑草之旅。
在平南县平南街道东湖幼儿园,攀岩、水中嬉戏、趣味迷宫、美术天地……户外场地就是孩子们最大的乐园。
“我们从改变环境入手,将教学楼后的石头地打造成集游戏、运动和探究于一体的多元玩趣空间,如改建的小土坡可用于捉迷藏、模拟作战,平衡木可用于骑行、奔跑,为美术天地打造的凉亭可用于绘画课和音乐课。”平南街道东湖幼儿园园长吕梅红介绍。
去年,平南县依托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项目建设,精选8所项目园作为核心团队,积极探索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幼儿师资补充调整机制、质量提升支持机制,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升行动,构建起广覆盖、保基本、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平南县教育局职成教股负责人李飞云介绍,该县不断增加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2024年,平南县共投入资金1768万元,通过改、扩建平南街道第二幼儿园、大新镇中心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增加学位约500个,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同时,购置和升级幼儿园设施设备,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极大提升幼儿园的硬件水平。
在县财政支持下,目前,平南县共有幼儿园313所,在园幼儿4.4万多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108.85%、89.02%,逐步实现从“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的方向迈进。
平南县教育局引进“县—镇—村”三级学前教育师资联动培训模式,重点建设县级幼儿教师培训团队,支持县幼儿园教师培训团队指导乡镇培训,乡镇幼儿教师再指导村屯培训,系统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保教水平。截至目前,平南县开展线上培训36场,投入实验区资金17万元,惠及教师约300名;线下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团队开展培训12场,投入资金48万元,开发实验区质量评价工具,惠及教师500多名。
通过打造实验区项目,平南街道第五幼儿园获评为贵港市示范幼儿园;大新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刘张兰在自治区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农村组二等奖;在贵港市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案例评比中,全县有9个案例作品获奖并获推送到自治区评比。
学前教育集团化
1月14日,港北区木兰河幼儿园,大约10平方米的户外“野战区”,防守台是用废弃的轮胎堆积起来,加以迷彩网等装饰。一方小天地,孩子们或寻找掩体躲避,或组织人员向对方发起进攻,玩得不亦乐乎。
木兰河幼儿园园长宋运志介绍,木兰河幼儿园作为港北区学前教育集团龙头园,常利用废弃物为孩子打造户外自主实践活动,比如给废弃的矿泉水瓶刷上各色颜料后,串起来挂在两棵树之间,让孩子起跑跳跃伸手去够瓶子;奶茶塑料杯子洗干净后,让孩子们用水彩笔在杯子上作画;空置的奶粉罐,可以给孩子搭积木……
木兰河幼儿园物尽其用的办法,也为那些因场地问题无法进行环境改造、添置大型玩教具的幼儿园提供思路。
去年初,港北区正式启动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改革实验区建设项目,综合考虑城乡发展现状、资源条件、保障措施和效益最大化等因素,组建了8个学前教育集团,共有126所幼儿园纳入集团化管理,覆盖率达60%。每个集团以1所优质园为龙头园,联合周边若干所公办、民办幼儿园作为成员园,构建“龙头园 二级园 三级园”模式,实行集团内龙头园牵头抓总、分级负责、梯次融合,努力实现优质带动、优势互补、园际优质均衡。
港北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潘维南介绍,2024年,港北区11名教师在自治区、市级等比赛中取得佳绩,其中,大圩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韦汶利荣获自治区幼儿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普村幼儿园黄玲等4名教师荣获贵港市幼儿教师技能比赛一、二等奖;幼儿园有6名教师取得高级教师职称、7名教师取得一级教师职称。
港南区同样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园改革,立足优质园所少、城乡发展不平衡、园所之间差别大等实际,组建7个学前教育集团。在优质龙头园的带领下,各成员园开展教师业务培训,改善环境创设,加强安全卫生保健工作,办园质量不断提升。
港南区教育局成人教育中心主任郑恒胜介绍,该区幼儿园老师参加自治区、贵港市和港南区保教技能比赛多人次获奖,其中,有8名园长入选贵港市幼儿园名园长工程培养对象,有3所幼儿园荣获贵港市示范幼儿园称号。